近日,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与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发布《院校共建阶段性成果报告》,全面展现两校自2022年深化合作以来的丰硕成果。数据显示,双方通过“3+2”中高职贯通培养的烹饪专业学生中,39人全员转段考核,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100%;学生累计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1项、省级奖项31项,班级获评郴州市“优秀班级”。这份成绩单的背后,是两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、产教融合为路径、文化传承为纽带的协同育人实践。
一、党建铸魂: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程
两校以“党建+”模式为引领,成立“烹饪专业部党支部”,创新“党团共建”联动机制,实现党支部“五化”建设达标率100%。依托湘南起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,打造“红色革命教育基地”,开展“我的韶山行”情景党课、红色观影研讨等活动12场,覆盖师生1200余人次。
非遗面塑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亮点。学生创作的“毛泽东故居”“半条被子”等红色主题面塑作品获省级奖项,相关案例被评为郴州市“党建+教育教学”创新融合优秀案例。资兴职校党总支多次获评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,党建引领下的育人成效持续释放。

图1中高职贯通培养“3+2”转段考核启动仪式
二、贯通培养:中高职衔接破解人才断层
围绕“3+2”分段培养模式,两校构建“基础—核心—拓展”三级课程链。中职阶段强化《智能烹饪基础》《中式热菜制作》等技能课程,高职阶段增设《预制菜产品设计与制作》《宴会设计实务》等创新管理类课程,形成“技能+素养”双核驱动体系。2022级烹饪班学生文化普测优秀率达70%,四级中式烹调师证书获取率100%,创专业升学率新高。
校企“双导师制”进一步打通人才成长通道。湘菜大师唐进等10名行业专家深度参与教学,联合指导“味道湖南,寻味三湘”等实战项目,累计实训超100课时。

图2“3+2”中高职贯通培养阶段性考核

图3“3+2”中高职贯通培养中职阶段终期考核现场
三、产教融合:舌尖上的“资兴样本”赋能乡村振兴
两校紧扣地方产业需求,共建东江湖长寿饮食文化研究中心,开发《资兴土菜》等特色课程,推出“东江韵·长寿宴”菜品26道,助力资兴旅游餐饮收入提升。通过“一户一产业工人”工程,为当地培养乡村厨师1500人,其中300人获“东江三文鱼制作工”认证,“东江三文鱼”品牌入选湖南省特色劳务品牌。
非遗技艺传承与产业创新同步推进。面塑非遗课程培养15名传承爱好者,“湘菜进万家”公益培训惠及居民3000余人次。校企共建的10个实训基地年均输送200名烹饪人才至湘粤餐饮走廊,企业满意度达95%。

图4“湘菜之子”实践团调研资兴土菜产业
四、未来蓝图:数字赋能与国际化并进
下一步,两校将开发“岗课赛证”融合课程,推广虚拟仿真烹饪实训,降低实践成本的同时提升学生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。依托“湘菜之子”实践团,深入挖掘地方饮食文化,推动资兴土菜品牌化、国际化。计划开展海外交流项目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烹饪人才,助力湘菜文化走向世界。
“从‘贯通培养’到‘产教共生’,我们探索出了一条职教服务区域发展的新路径。”长沙商贸旅游职院湘菜学院院长邓应华表示。这场跨越三年的职教牵手,正以“资兴样本”为湖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湘菜学院 蒋彦、刘文保 供稿